聽聽這個故事,這可能是你身邊那位擅長投資、談吐不凡的朋友的心聲,只是,他沒有說出口。這位用戶日前寫了一封信給台灣知名合法加密貨幣交易所,首先表達交易所曾提醒帳戶可能被詐騙集團利用而感謝,也因為自己當初拒絕相信口氣不佳道歉,但現在所有投資的金額,與200多萬元「假稅金」及300萬元「保證金」都已追不回來……他希望透過自己的案例分享,提醒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,不要把辛苦錢丟到水裡。
精密詐騙圈套:手把手帶領,親切專業令人卸下心防
你以為現在的詐騙還停留在老套的電話通知?信用卡被盜刷、親人出車禍急需用錢、網路購物要先匯款才能出貨……這些手法還在,但真正危險的是那些穿著合法外衣、利用虛擬貨幣技術的高階詐騙。
如何解析詐騙手法?恐怕沒有標準答案,以這個用戶來說,一開始,對方用台灣嚴格合法的交易所為餌,帶著他操作、建立信任,使其漸漸卸下心防。這過程中,詐騙集團耐心地以「投資獲利」為包裝,耐心教學、提供行情分析、發放小額紅利,甚至讓他短期內嘗到甜頭,製造信任。
第二階段,當交易所發現異常想提醒時,用戶拒絕相信,執意聽從詐騙集團的指示,不與合法平台聯繫,當資金被轉入詐騙集團控制的非法假交易所後,錢已無法追回了。
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鄭光泰理事長表示,這類詐騙往往耐心布局數月,以貼心服務為包裝,手把手帶你進入陷阱,讓受害者感覺是專業投資,這些詐騙集團甚至提供詳細的行情資訊與教學影片,營造專業顧問假象。最可怕的還有透過熟人介紹及「被動收入」誘惑,讓人主動步入陷阱。詐騙集團善用資訊落差,甚至許多高知識分子也曾受害。鄭光泰理事長說:「他們的詐騙手法高度系統化,模擬合法業者的運作機制,使許多民眾難以察覺異常。」
以上述這個案例來看,當意識到不對想要出金時,對方便以繳稅、追加保證金等藉口讓被害者心生恐懼,再度詐取200多萬元假稅金及300萬元「保證金」,最後血本無歸。這起案例不僅突顯詐騙手法已從傳統進化為精密設計,更利用台灣合法交易所當中轉站,再用假錢包騙取資金,甚至更高階的還能搭配AI變臉話術與針對性心理操控,防不勝防。
鄭光泰理事長指出,連他自己的母親都曾遇到朋友熱心介紹一位自稱在「幣託集團」工作的投資專家,殊不知自己的兒子也在幣託服務,這段經歷再次印證詐騙無孔不入的事實。

迷惑手法與防詐關鍵:技術進化與掌握人性弱點
鄭光泰理事長也提供幾個避免掉入騙局的思維,只要是當下「投報率是吸引你的狀態」,一定要多思考再決定:
1.走銀行轉帳體系有基本保障
銀行不僅有記錄與監管,遇到問題也能依法追訴,這比隨手交付現金更有保障,避免因小失大,牢記現金交付風險。
2.不輕易揭露財務狀況
將自己的經濟狀況保持低調,是避免成為詐騙目標的智慧策略,即使在聊天中,也不要輕易揭露自身財務狀況,降低不必要的風險。
3.來路不明的人,為何比我朋友還熱心?
越是陌生人突然展現極大熱心,就越需要提高警覺。為什麼一個素未謀面的人,會比朋友還關心自己?小心過度熱情的背後可能藏有詐騙陷阱,感情詐騙更是無所不在。
4. AI時代已到,偽造更容易,求證更花心力
現今AI能生成高度擬真的聲音、影像與文件,讓人真假難辨。因此,面對任何要求個資或金錢的聯繫,一定要多重驗證,別因表面真實而鬆懈。
目前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與政府、法治單位有著良好合作,具備自律條款與防護措施,而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更是與政府攜手合作,建立共通防詐標準、強化產業監管與自律。
在AI時代,假冒身份和偽造文件變得更加簡單,驗證卻更困難,因此民眾應該積極提高防範意識;鄭光泰理事長提醒,民眾若遇疑問都可以主動詢問交易所,也能撥打165反詐專線查詢。他更呼籲,有些年輕人因貪圖黑市虛擬帳戶報酬而淪為人頭帳戶,結果面臨刑責,切勿因一時貪念扭曲價值觀。此外,透過好友介紹或好奇心而步入陷阱的情況亦屢見不鮮,提醒大家對任何高報酬投資都應保持懷疑態度。
目前幣託集團也正在研發防詐軟體,結合數據分析與行為模式偵測,提前辨識可疑行為,期望透過這樣的防詐策略與政府、法治單位共同合作,打造更安全的數位金融環境。
原文轉載自風傳媒 2025-6-9 詐騙受害者現身說法虛擬貨幣詐騙手段!虛擬通貨公會告訴你如何一步步破解